马上注册,结交更多好友,享用更多功能,让你轻松玩转社区。
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,没有账号?注册
×
4月28日
全国首批长期照护师 职业技能等级证书在南通发放 我市王汝芳 拿到了“000001号”证书 成为全国第一本 长期照护师职业证书的持有者 4月29日上午10点24分,阳光透过窗户洒进房间。长期照护师王汝芳轻声向身旁的奶奶说:“陈树义爷爷今天血压120/79mmHg,状态正常,接下来我们准备帮爷爷刮胡子、洗脸。”确认家属了解老人的健康状况后,她熟练地在手机工作平台上完成打卡,随即开始与搭档崔恒霞一起为陈树义进行洗头、擦浴、翻身、更换床单等日常护理。尽管重复着熟悉的工作流程,今天的她眉眼间藏不住笑意,举手投足都透着轻快。
4月28日,全国首批长期照护师职业技能等级证书颁发仪式上,作为南通海安邻鹿医疗科技有限公司的资深照护师,王汝芳从颁奖嘉宾手中接过编号“000001”的证书,成为全国第一本长期照护师职业证书的持有者。“这本证书不仅是对我职业技能的权威认证,更是我们照护人员的底气!”王汝芳激动地说,“以前照护失能人员靠经验,现在有了专业认证,我们能更好地服务老人。” 今年49岁的王汝芳,三年前,毅然放弃经营多年的小吃摊,投身长期照护行业。面对工作环境的不适应、外界眼中的“脏活累活”,甚至服务对象的误解,她凭借对这份职业的热爱,将每一位老人视作亲人,在实践中积累经验,从“新手”成长为“行家”。如今,她服务的老人中,就包括卧床不起、丧失语言能力的陈树义。自去年7月30日起,王汝芳每周两次准时上门,用轻柔娴熟的动作、细致入微的关怀,赢得了老人家属的高度认可。“她们比家人还细心,真的太感谢了!”陈树义的老伴丁桂芳感动地说。
为了这份事业,王汝芳每天5点半起床,买菜、备餐、操持家务后,7点半准时出发接单。最多时,她上午跑三单,下午跑四单,每次近70分钟的服务结束后,王汝芳鬓角都已被汗水浸透,而她只是匆匆抿口水,顾不上稍作休息,便又马不停蹄地赶往下一位服务对象家中,开始新的服务旅程。连轴转的工作让她常常顾不上休息,连午饭也只是在路边简单解决。即便如此,每次看到老人们眼含热泪表达感谢,她都倍感温暖,“这些瞬间就是我坚持的动力,再苦再累也值得!”王汝芳感慨,通过参加长期照护师考试,她系统接受了护理知识、伦理道德、消防安全等全方位的专业培训,专业素养得到了显著提升。王汝芳的成长,正是我国长期照护行业规范化发展的缩影。随着老龄化加剧,“一人失能、全家失衡”成为社会难题。在南通等地先行先试的基础上,长期护理保险制度在国家层面建立,成为继养老、医疗、工伤、失业、生育之外的社会保险“第六险”,目前从业人员已达约30万。为解决服务标准不统一等问题,去年2月,国家发布健康照护师(长期照护师)国家职业标准,设立长期照护师新工种,推动行业迈向专业化。海安市自2019年启动长护险工作,构建起以长护险服务中心为核心,15个区镇街道为基点,41家照护定点服务机构为载体的覆盖城乡全人群的服务体系。五年来,长护险累计惠及1.3万名参保人员,提供居家上门服务119.5万人次、辅具上门服务15.6万人次,基金支出3.3亿元,切实改善了失能家庭的生活质量。 手握证书,王汝芳对未来充满期待:“希望能用专业技能,为更多老人送去温暖和关怀。”她的故事,不仅是个人职业价值的绽放,更见证着我国长期照护行业从“经验服务”向“专业守护”的跨越,为万千失能老人点亮生活的希望。 来源:海安发布 |